hái

繁体
拼音hái
注音ㄏㄞˊ
笔顺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丶
部外笔画6画
总笔画15画
结构左右
五笔MEYW
仓颉BBYVO
郑码LWZO
四角70282
电码7546
区位2601
统一码9AB8
10进制39608
UTF-8E9 AA B8
UTF-3200009AB8
造字法形声:从骨、亥声
异体字胲、䠹、䯐

查组词骸组词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骸hái(ㄏㄞˊ)

⒈ 骨头:骸骨。尸骸。

⒉ 身体:病骸。残骸。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◎ 骸 hái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骨,亥声。本义:胫骨,小腿骨)

(2) 同本义 [shin bone]

骸,胫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《骨空论》曰:‘膝解为骸关,侠膝之骨为连骸。’然则正谓胫骨为骸矣。”

骸下为辅,辅上为腘。——《素问》

析骸而炊之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

[相马]臂欲大而短,骸欲小而长。——《齐民要术》

(3) 骨,尸骨 [skeleton remained bones of the body]

即如忠烈遗骸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(4) 又如:尸骸;骸炭(骨灰);骸筋(筋骨);骸骼(尸骨)

(5) 身体 [body]

有七尺之骸,手足之异,戴发含齿,倚有趣者,谓之人。——《列子·黄帝》

(6) 又如:残骸;病骸